习近平在复信中说,今天是中国龙年的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人共祝美好生活的重要时刻,我向你们和学校全体师生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
启动示范中医馆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提质升级,命名示范中医馆675个。以四大怀药为首的道地药材和特色品种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占全国同类市场70%以上。
(一)优势条件1.中医药服务基础扎实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开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牟院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市级中医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县级中医院中央投资建设项目等进展顺利。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禀赋富足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中药材资源,天然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奠定了河南中医药发展的显著优势。高层次人才是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核心力量,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河南名医辈出,历代各类史志典籍中记载的河南籍名医多达1900余人。三是临床研究型人才培养加速进行。
在文化中原建设中,大力宣传、普及和弘扬中医文化精神,不断促进其转化与创新,能够强化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新时代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河南实践,不断彰显河南的智慧与力量。建立涵盖中药材种植、采购、生产、包装、储存、保管、销售等环节的全流程追溯机制,确保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保障中药材质量。京冀两地探索开展中职阶段在河北培养、高职阶段在北京培养的3+2模式。
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数据持续更新。减量与转型,疏解与承接,哪一点不关涉既得利益?从算小账到算大账,从看眼前到谋长远,转变谈何容易?从2014年那场座谈会开始,破除障碍就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关键词。三地签署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推出人才绿卡、鼓励企事业单位间科研人员双向兼职等10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大气治理,北京难以独善其身。
数据显示:2022年三地研发投入强度为4.28%,比2013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既要有引的激励优惠政策,又要有逼的一些限制性措施。
干事业,谋发展,着眼京津冀一盘棋。60多年前,三村是一村,名叫大岭后。该公司总经理张承辉介绍,轨道钻孔机、电缆放送机等拳头产品设计研发还在北京,生产环节在天津。向东看,北京城市副中心每年保持千亿元级投资强度,城市框架有序拉开。
自十年前的2月26日算起,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三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多次深入考察调研,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一核(北京)辐射、两翼(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齐飞、双城(北京天津)联动、三地(北京天津河北)协同的空间布局正在加快构建。2月19日上午,雄安新区一季度共56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391亿元,预计今年新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初,就将生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形容,就像是动一动外科手术。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研发、津冀制造协同模式加速形成。
规划科学,谋定而后动。共 享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二字,重千钧。
旁边就是医院,能用北京的医保,还有北京的专家坐诊,方便着呢。细数起来,202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空气质量连续优良天数最长达到了192天。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规划先行引领,成为一个鲜明特点。经过十年的磨合,抱团发展、相互融合,已成共识。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图上,依时间顺序,代表严重污染、重度污染的红色越来越少,绿色越来越多。
对疏解,习近平总书记看得透彻,讲得深刻,雄安新区是外向发力。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周浩感慨。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着力提升产业协同水平,发挥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区域配套更加紧密,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新春伊始,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到学校,所见所感,温热而鲜活。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草案公告期内征集到1.15万条意见,意见采纳率约达88%……蓝图叠加施工图,慢规划换来快发展。在北京工作的数十万燕郊居民,日常通勤难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几十年摊大饼式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凸显,眼看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将在一两年内达到城市承载能力的‘天花板。虹吸效应弱了,辐射带动力强了。要从‘引和‘逼两个方面着手,尽快拿出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有干货的政策,特别是要研究建立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内生动力机制,让北京愿意放,河北、天津等地方也愿意接。不打造区域产业竞争力,就无法实现更好的发展。
白洋淀畔,要打造的是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有很长一段时间,雄安几乎未动一砖一瓦,就是为了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打破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首先靠的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回想2014年,公布的中国空气最差10个城市,京津冀区域占8个。
河北保定,轨道交通产业园借势而起。常态化举办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2023年累计签约和落地合作项目44个,意向投资额274亿元。
中国星网总部加快内部装修,中国华能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总部加快建设,中国矿产总部完成土地出让,4所疏解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开工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顺利开学开诊,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等一批配套设施相继投用,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如今,京津冀三地党政代表团定期互访,签署三轮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三地人大、政协强化协同立法、跨区域协商。北京有推力,津冀有拉力,才能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一场由点到面、由外及内的重构,在京津冀拉开帷幕。
突 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合则两利,知易行难。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原本是一片阡陌村庄,如今累计注册企业超1400家。
该产业园总经理钱兆勇感叹,北京设计研发,河北专注生产,已有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计划在当地扎根,与我们抱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老百姓的获得感放在心上。
牵手金融街和中关村,金科新区累计新引入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166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100亿元,2022年实现税费收入超过30亿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